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 JavaScript 語法,但沒關係,這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。如需要選擇適合您的字級大小,可利用鍵盤 Ctrl + (+)放大 (-)縮小。如需要回到上一頁,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 + 左方向鍵(←)。如需要列印,可利用鍵盤 Ctrl + p 使用瀏覽器提供的列印功能。 新竹縣新埔鎮公所-觀光旅遊-地方特色
跳到主要內容 ::: 網站導覽公所入口網

地方特色

:::
柑橘

新埔素有台灣柑橘王國之稱,嘉慶17年(1812),鹿鳴庄楊意春之曾祖父楊林福,自廣東陸豐葫蘆峰移植柑苗至新埔種植成功,其後經多次品種改良,至明治43年(1910),果樹面積達140甲。經新竹州農會予以一再獎勵,大正13年(1924),全縣耕種面積達1852甲,昭和6年(1931),已增至4,456甲,產量178萬斤,新埔產量占全州之65%。新埔柑多次得獎,伊澤總督亦曾來新埔巡視,新埔設有「柑橘檢查所」, 昭和年間, 為新埔柑橘之黃金時代。其產品遠銷東北、天津、上海、南京、大連、香港、日本等。張木榮、詹德榮,皆為駐上海、天津之新埔產銷代表。林孔昭著有「新埔椪柑賦」,傳誦一時。

中日戰爭爆發,銷路中斷,嗣後太平洋戰爭,近2,000甲之果園荒廢,此為新埔柑橘第一次打擊。

光復後,政府積極恢復舊觀。但民國50年(1961)後,連年受病蟲害「立枯病」(又稱黃龍病)之威脅,新埔柑橘,幾遭全滅,此為第二次打擊。幸新埔農民之努力,民國70年(1981)後,又恢復舊觀,以水梨、椪柑、桶柑稱霸全省。民國75年(1986)12月,本鎮參加全省高品質競賽,新埔囊括椪柑組前三名、桶柑組第三名,橫山梨一、三名,其後,橫山梨獲特等獎。76年(1987)12月11日又參加競賽,以未十分成熟之椪柑參賽,亦獲特優。

新埔於70年代,設內立、旱坑、新北、南園四個觀光果園區,計椪柑4.3公頃、海梨13.2公頃、橫山梨16公頃,合計33.5公頃,並逐漸淘汰老劣柑桔。新埔柑種類,主要有椪柑、桶柑、雪柑、柳橙、海梨等,然蟲害亦多,計有介殼蟲、蚜蟲、刺龜蟲、卷葉蟲、隱花蟲、蝴蝶幼蟲、白蟻等,而其病名,更多疑難雜症,計有:黃龍病、煤病、紋羽病、梂病、潰瘍病、瘡痂病、樹脂病、腐敗病、落葉病、象皮病、赤皮病等,可見農民耕作,粒粒皆辛苦。

民國102年(2013)新埔的柑橘產銷班仍有4班,柑橘主要產區為寶石、內立、照門、南平、北平、鹿鳴、新北等里,全區栽種面積約100公頃,年產量1,600公噸。

新埔柑橘 豐收的柑橘園 柑橘主要產區 新埔素有台灣柑橘王國之稱 海梨 結實櫐櫐

最後更新日期: 2021-05-23


  • Facebook 天氣 GoogleMap

新竹縣新埔鎮公所 @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