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區介紹:
1.會員計188人。
2.轄區內有:農會倉庫、消費合作社、內恩高工、電信局、電力公司、新埔國小、鎮立圖書 館、郵局、粄條街等。
3.社區內目前有班隊如下:土風舞班、太極氣功班、客語歌曲研習班、四座歌唱班、親子讀經班、電腦班、巡守隊、麒 麟隊等民俗技藝。
4.社區附近有霄裡溪自行車步道、堤岸步道、蓮華山、三聖宮等名勝及休閒區。。
5.新埔名產:粄條街可供來參訪遊客大飽口福。
***麒麟團隊介紹***
一、沿革及成立經過:
清未民初,廣東省望族徐壬生氏遷徒來台,入懇本鎮,開拓發展迄今,綿延數代,生活雖稱清苦,但尚能苟安。幸台灣光復,重回祖國懷抱,政府施行民主憲政,人民豐衣足食,社會繁榮,經濟發達,民眾生活逐提昇,傳承民俗才藝育樂活動漸次茁壯,猶如雨後春筍,逐漸復甦成長。而本鎮徐壬生氏爰將廣東省所流傳之民間技藝-操舞麒麟獅象,予以組團演練後,提獻作為酬神、廟會、元宵花燈遊行之重要涶動節目,而帶動了本鎮糊裱技藝及其他民間技藝蓬勃發展。故斯時本鎮每年之元宵花燈盛會堪稱盛況空前名噪一時。
近年來,由於科技發達,大眾傳播工具之進步,先後藉由電視、廣播、電影等娛樂節目之影響,逐漸替代了一般民間娛樂活動。故我國固有良好的民俗才藝逐漸式微,甚而失傳,殊感遺憾之餘,有鑒及此,遂敦請四座社區之徐氏後裔徐東明先生,重新組隊演練,並予改良,作為社區民俗技藝,提供全民作為正當娛樂活動之項目,以奠定民俗傳承藝術之良基。
二、活動內容、特色及教育意義:
麒麟獅象全體共十八人,申一人持長桿,附金珠指揮,麒麟獅則依照指揮線,配以鼓鑼樂隊配音,舞動各種美妙動作。其中麒麟及獅象各有二人操作,並由預備員各二人替換,配以伴舞二人,以及司鼓鑼者抬力等七人,則遴選社區內具有民俗才藝興趣民眾組隊參與。平時於每週二、四晚間假社區內新埔國小廣場演練,前後共演練六個月,俟演技成熟後,遇有地方慶典活動,即自動參加表演,以蔚盛況。非但可藉以參與活動,更具有宣揚我國固有才藝活動的深
淵意義,同時激發民眾對固有文化之嚮往。
三、將來展望:
操舞麒麟獅象,乃我國固有之民俗才藝,且其具有強身合群之多元化活動,不但可以發揚合作團隊精神,並可推展為社區一般民眾之民俗體育活動。如今雖略具成效,但一般廣大民眾,認識尚淺,未能普及,引以為憾,若由政府大力支持輔導與鼓,並加以逐漸推廣,將成為一項具有「聲」「色」「力」「群」四種功能的綜藝文康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