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理位置
新埔鎮位於新竹縣東北方,東接關西鎮,西臨竹北市,南接芎林鄉,北接湖口、楊梅、龍潭等鄉,地勢東西約十六公里,南北十公里有餘。全鎮面積七二點一九平方公里。
地形地勢
新埔主要為丘陵地形,北部丘陵重疊,接連湖口高地,霄裡溪與鳳山溪匯流與此,南有關西山脈,西走至犁頭山而止,四圍青山環繞。鳳山溪上流由關西流出,(貫通市北兩山脈之間),形成寬約一點五公里至二點五公里之狹小平地。靠南凹凸不平的丘陵凹陷處,當地人依地形群聚而居,形成特殊的「窩湖」聚落景觀。
氣候環境
(一)氣溫: 新埔鎮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,年平均溫度攝氏二十一點三度,七、八月溫度較高,月均溫度為攝氏二十八點一度及二十七點六度。二月份氣溫最低,均溫約為攝氏十三度。
(二)降水:新埔鎮氣候乾燥少雨,年雨量約二千三百二十二公釐,其中二月至九月為雨季降雨量較多,十月至翌年一月雨量較少為旱季。乾濕季節並不明顯,因濕氣重,雖狂風不止,空氣亦不致乾燥。一至四月及十至十二月,雲層最多。年總蒸發量一千零四十一公釐,較年雨量少,而一年中僅十月份之月蒸發量大於降雨量,因此灌溉水,不虞缺乏。
(三)風:新竹的季風指數是西部各縣市中最高的,所以有「風城」之稱,與其地理位置有密切關聯,因為新竹距離台灣海峽對岸的福建平潭最窄之處僅有一百五十公里,在峽道最窄處風速會加強,尤其是東北季風季節最明顯,地方人士又稱之為「九降風」。「九降風」一詞最早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三年的「台灣府志」卷七風土志,文中稱「九月則北風初烈,或至連月,俗稱為九降風」,「九降」之名與九月起風有關,名稱出現迄今已三百餘年,「九降風」速度每秒可達二十公尺。強勁的九降風造就了新竹米粉、新埔柿餅、新竹漁港風箏、港南海域風帆運動,更讓新竹市成為島內第一個與台電簽訂興建風力發電廠的地方政府。
水文水系
新埔鎮境內主要河川有鳳山溪與霄裡溪,鳳山溪全長四十五點四五公里,為新竹縣第二大河,流域面積廣達二百五十點一萬公里。其流經新埔約全長之十分之一。
鳳山溪位於新竹縣境內,(北以社子溪、老街溪及淡水河上游流域為界),東、南與頭前溪流域為鄰,西鄰台灣海峽。主流發源於新竹縣尖石鄉那結山,向西流經尖石、關西、新埔、湖口與竹北市,於新埔附近匯入支流霄裡溪。
支流霄裡溪發源於上游店子湖附近(標高380公尺),經三洽水、下伯公、大茅埔、照門、四座屋等村落,流域多屬山丘地帶,流長約16公里,流域面積約52.4平方公里。霄裡溪沿線景色優美,傳統田產業景觀搭配溪川河岸,為新竹縣新埔鎮典型的農村風貌,新埔人稱「霄裡坑」。